中国化工行业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
本期报告重点关注: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化工行业概况
- 中国化工行业政策支持
- 行业聚焦:基础化工、合成材料、农用化工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化工行业概况及政策支持
化工行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间,受国内外需求增长的推动,中国化工行业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然而行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诸多环保相关问题。此外,化工行业也受限于技术与创新水平较低、过度依赖进口等短板。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化工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以期提高行业运营效率。然而,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门槛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本国企业新进入化工行业。此外,政府对环境保护、清洁生产与生产安全等领域的政策日趋严格,也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壁垒。
2024年12月,政府正式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5年版)》,明确列出了多个鼓励外资化工企业投资的具体领域,包括绿色氢能生产、水电解制氢及甲醇合成等。
2024年7月,工信部联合其他八部委共同发布《精细化工行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文件提出,到2027年,我国应培育5家以上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协同效应的世界级化工企业,以及20个以上竞争优势突出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
行业聚焦:基础化工、合成材料、农用化工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化工行业延续增长态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下游需求增强为行业提供支撑,特别是汽车行业带动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7%和13.8%。硫酸、烧碱等基础化学品生产呈现强劲增长。同时,农用化学品受益于季节性需求提升,化肥与农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7%和10.1%。
主要化工产品产量(百万吨)
尽管产量增加,化工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73.5%。该下滑主要源于库存量攀升至1万亿元以上的历史高位,促使部分企业削减产量以优化库存管理。
截至2025年3月末,中国化工行业在营企业26,776家,其中亏损企业9,268家,占比34.6%。该比例高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23.5%,表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正面临持续加剧的盈利能力压力。
基础化工
基础化学原料生产是中国化工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近年来,在快速工业化的推动下,中国主要基础化学品的产量稳步增长。国际贸易方面,我国对有机化学原料的国内需求超过产能,已成为聚乙烯、乙二醇、对二甲苯和丙烯等产品的全球主要进口国。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无机化学品出口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无机化学品出口额达到252亿美元。
中国生产的主要无机基础化学品包括硫酸、烧碱和纯碱,主要有机化学品为乙烯和甲醇。2024年,中国硫酸产量达1.04亿吨,烧碱产量达4,370万吨,纯碱产量达3,82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2%、6.4%和17%。无机化学品产量增长主要受下游行业需求增加的推动,特别是来自制药、光伏和电池行业的需求。
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生产是中国化工行业的关键子领域之一。随着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我国对高端科研试剂、高性能催化剂、特种树脂等先进合成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受技术限制,这些关键材料仍高度依赖进口。为此,国家通过政策扶持与激励措施推动技术创新,旨在提升本土生产能力。
2024年,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塑料和橡胶产品需求持续走高,中国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1%和1.3%,达到1.28亿吨和920万吨。此外,中国合成纤维产量同比增长11.6%,达到7,240万吨,主要得益于纺织业的稳定增长。2024年,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4%。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洗衣粉和液体肥皂的需求增强,合成洗涤剂产量同比增长4%,达到1,150万吨。
合成材料产量(百万吨)
农用化工
农业化学品行业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化肥生产和农药生产,在农业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中国土壤肥力较低,农民大量使用化肥来提高作物产量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而化肥的过度使用正在引起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2024年,我国化肥产量同比增长5.1%,达到6,010万吨。同期农药产量同比大幅增长37.6%,至370万吨。尽管产量有所提升,农药行业仍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这三大类化学农药的产能利用率仅维持在30%-60%之间。2024年,由于供应过剩,这三类产品的价格均下跌5%-10%。
化肥产量(百万吨)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或申请EMIS试用。